2021年以来,累计帮助贵州黔西南农村劳动力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11.9万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黔西南是劳务输出大州,每年30多万劳务大军背起行囊,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搭乘返岗专车、复工专列一路向东,从大山到大海,从田间到车间。
黔西南劳动者有务工需求,惠州企业有用工需要。在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中,围绕“稳就业、好就业、就好业”,两地政府把稳定务工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搭建平台、输送人员、培训技能……通过一桩桩用心服务、一件件暖心举措,架起双向奔赴的桥梁,畅通了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就业路。
“每月能挣到六七千元,比我在老家打工多了一倍呢!”这是黔西南州册亨县双江镇央绕村村民班贵石最直观的感受。
班贵石今年34岁,得益于党中央的大好政策,作为贫困户,2019年全家人从大山里搬到册亨县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在县城周边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2023年,班贵石家“二宝”出生,家里负担加重了。他便想着外出打工多挣点钱。
2024年春节过后,班贵石从多方了解到惠州、黔西南州两地的劳务协作政策,他下定决心,带着妻子罗龙英搭乘政府组织的“返岗直通车”来到惠州。
夫妻俩依据自己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分别在位于惠阳区新圩镇红田村的一家镜片工艺加工厂和一家电子厂扎下了“根”。如今,夫妻俩月收入上万元,生活更有盼头了。
来自黔西南州的返岗务工人员,乘坐专机抵达深圳,再乘坐大巴返回惠州的企业。
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有人力资源优势;广东是用工大省,有产业资源优势。东西部劳务协作为两类资源对接建立了有效通道。粤黔结对协作以来,惠州和黔西南携手搭建平台,促进人岗供需精准对接,引导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到惠州务工。
走进位于易地搬迁集中居住地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的册亨县零工市场大厅,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天宝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等多家惠州企业招聘信息摆放在显眼处。直播间里,两名工作人员详细的介绍各家企业的招聘信息,回复求职者的咨询。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收集岗位信息3.5万余个,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发布,向重点人群精准推送,人岗匹配后,‘点对点’送到企业去。”册亨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洪继介绍,今年上半年,册亨县组织劳务输出1.7万余人,全力促成群众务工增收。
“政府让我们对接企业,找好了工作,还送我们到工厂门口,减少了很多风险。”家住册亨县双江镇洛法村的罗鲜在外务工两年,收入稳定,家庭生活水平改善很快,“去年把家里的房子重新装修了,今年准备买辆汽车。”
政府给力,企业发力。每年开年复工第一天,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恩光学”)就派出招聘人员,前往黔西南州贞丰县“招兵买马”。
伯恩光学是用工大户。“目前招工需求量在5000人左右。”公司普工招聘副经理邓淡芳说,为更好招新和稳岗,伯恩光学推出了自行入职奖励、全民推荐奖励、准时返岗路费报销等措施,鼓励“老带新”和员工按时返岗。
勾荣平就是被亲戚介绍进来的。两年前,勾荣平在贞丰县从事文职类工作,月入三四千元。入职伯恩光学后,收入高了近一倍,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会在这里继续好好干下去的。”
就业稳稳,幸福满满。2021年以来,惠州和黔西南州通过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11.9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6万人。
前段时间,周忠豪辞工回望谟县处理家事。今年6月中旬,他再次来到惠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惠东·望谟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安排周忠豪住进了服务中心的“农民工之家”,并帮忙联系企业,寻找合适的岗位。第三天,周忠豪顺利入职位于惠东县大岭街道的一家公司,“还好有这个服务中心,帮忙找工作,还免费提供吃住,真的很暖心!”
“这里就是望谟务工人员的‘娘家’,有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们。”工作人员沈健介绍,今年以来,服务中心共接待望谟籍务工群众55人,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帮助80多名望谟及周边地区群众找到了工作。
晴隆籍务工人员来到大亚湾,第一站几乎都落脚在这个工作站内的晴隆职工之家。
“这里经常会组织一些小型活动,给我们发放节日礼品,遇到困难,也能来这里寻求帮助。”在惠州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多年的郑金莲是晴隆职工之家的常客,“这里就是我们在惠州的家,大家就像家人一样。”
晴隆县驻大亚湾区劳务协作工作站负责人高亮介绍,工作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机构管理,为晴隆籍务工人员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让他们在大亚湾有所依、有所靠,安心工作。
惠州和黔西南两地打好“组合拳”,弹好“协奏曲”,建立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共建“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制定定向就业激励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全力保障在外务工人员稳岗就业。
目前,黔西南州及与惠州协作的7个县(市)均在惠州市和对应的7个县(区)设有劳务协作工作站,“前后方”联动架起务工“连心桥”,为黔西南籍在惠州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就业稳岗服务。
坐上两地政府组织的返岗专车、专列,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发放稳岗补贴;遇到劳务纠纷,工作站帮忙依;节假日不能回乡,工作人员走访慰问送关怀……一项项暖心举措,持续增强黔西南籍务工人员在惠州的获得感、归属感。
随着粤黔东西部协作的深入推进,慢慢的变多黔西南籍务工人员通过有组织劳务输出或“亲带亲”“邻带邻”等方式,到惠州稳定就业。来自册亨县的罗元福今年44岁,在惠阳区新圩镇的一家公司工作五六年了,其间把妻子、儿子以及3位老乡都介绍了进来,“厂里订单稳定,这里的人也很好。”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让务工人员精进“一技之长”,不断的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是两地政府的务实之举。
惠州和黔西南两地人社部门围绕市场需求、产业需求、群众需要,精准导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组织并且开展系列劳务协作培训,鼓励动员有培训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
望谟县平洞街道亚鲁社区是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住着663户近3000人,社区众多青壮年外出务工,但仍有一些居民因为缺乏技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2022年,惠州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10万元,对亚鲁社区600平方米的室内场地做改造装修并购置相关设施设备,打造成望谟县职业技能综合实训中心。如今,实训中心内长期开设电工、厨师、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帮助当地群众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创业门路。
“免费技能培训不仅让我们学技术,还推荐我们就业,真是太好了!”参加刺绣培训班的黄妈慢说,多一门技术傍身,找工作就多一条路。
“我们十分注重劳动技能培训,并借助劳务协作工作站推进双方在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领域的全面协作,为共同富裕‘造血赋能’。”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的人介绍,据统计,3年来,惠州和黔西南携手强化技能人才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近2.4万人次。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是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方法。惠州和黔西南两地职业院校围绕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就业需求,深化校校、校企合作模式。
——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采用“2+1”培养模式开办“惠州·晴隆班”,先后选送了155名学生赴惠州学习和跟岗实习;
——册亨县中等职业学校与惠州11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增强他们留在惠州就业创业的信心;
——望谟县中等职业学校强化产业对接产业,设立“广东信科”订单班,校企协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目前,黔西南州协作县(市)7所中等职业学校与惠州市职业院校结对全覆盖,积极探索学生联合培养工作,2023年选送黔西南州中职学校477名农村脱贫家庭学生到惠州接受职业教育。他们将用所学技能点亮人生,逐梦未来。
“90后”李永会来自黔西南州贞丰县小屯镇米冲村,2014年进入伯恩光学。近年来,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李永会积极参加培训学习,提升技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实现企业内再就业。
从流水线上的普工,到车间组长,再到芯片技工,李永会在10年时间里,通过不断学习实现成长蜕变,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现在已经月入过万了”。
连心跨山海,携手谋发展。3年来,通过劳务协作的不断深化,惠州和黔西南帮助11.9万名黔西南农村劳动力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托起“稳稳的幸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西南工作组望谟小组组长, 望谟县委常委、副县长阳建文:
当前,外出打工就业仍然是当地乡亲致富增收的主要手段。如何让乡亲们提高劳动技能,减少后顾之忧,做到“能挣钱、多挣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为此,我们利用东西部协作平台,结合市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需求,安排财政援助资金616万元为望谟县群众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望谟职业中学开设民族服装与饰品、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同时每年安排90名学生到惠东职业中学学习培训,增强就业技能,逐步提升内生发展动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政策引导、做好服务。比如,在春节后组织专班专列,推动返岗就业;为外出务工稳岗人员发放交通补贴和稳岗就业补贴;在惠东设立东西部协作服务中心,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择业、劳动维权和政策宣讲等服务。
通过多种举措,使他们有路子走出去、有办法留下来、有本事多挣钱,促进稳岗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已帮助转移劳动力就业6916人,其中到广东就业2442人。
劳务协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统筹配置劳动力与人才资源供需,增强跨区域人力资源引进新动能,对就业群众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黔西南用好用足各类资源,携手惠州建立健全劳务协作机制,提升劳务协作的组织化与精准性,把东西部劳务协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推动黔西南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双方通过抓实模式创新、政策补贴、就近就业、人才培训、权益保障等工作,积极开展“南粤家政”技能培训,创新推广“蜂王行动”劳务品牌。以劳务协作工作站为载体,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劳动维权等服务,全力夯实就业基本盘。在两地的有序组织下,黔西南务工人员走出大山,实现了稳定就业。
进一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劳务协作新动能,需要从工作机制、人才素质、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发力。建立健全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服务保障机制,为黔西南劳动者提供更精准、更加匹配的个性化就业服务,促进黔西南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城乡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为惠州企业输送更多优质劳动力,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劳务协作,黔西南有推力,惠州有拉力。推力来自黔西南劳动者的务工需求,拉力则来自惠州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区域间工资收入的差距。
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需要承担较高的教育成本与择业过程中的等待成本以及信息搜寻的成本。惠州和黔西南通过搭建平台、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培训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降低了转移成本、减少了择业风险,畅通了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就业路。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用好农民工之家、校企合作等机制,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及时来更新实训内容,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让他们用自己掌握的本领实现转移就业,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来自册亨县的班贵石,文化水平不高,从事的工作技术上的含金量也不高,但他埋头苦干、熟能生巧,从以前一天只能贴几百片镜片到现在每天贴三四千片,一个月能赚六七千元,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
来自贞丰县的李永会,从普工到技工,实现工资翻倍。如今,她又开始有效学习企业相关应用软件,提升管理能力。她相信只有努力,梦想才能实现。
惠州和黔西南持续深化劳务协作,正是通过提供就业择业、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联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帮助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干得好”。
我们期盼,更多务工人员凭借自身的勤劳和努力,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
得益于党中央的好政策,通过搭上劳务协作的“列车”,班贵石带着妻子罗龙英来到惠州的企业务工,两人月收入过万,孩子们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生活有了新盼头,一个家庭的根本性改变由此产生。
像班贵石这样的外出务工者还有很多,山海的跨越,让他们通过劳务协作政策,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黔西南与惠州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劳务协作的深远意义。
黔西南与惠州的劳务协作,不仅是简单的劳动力转移,更是文化的交流和人心的相通。它让像班贵石和罗龙英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有机会改变自身的命运,同时也为两地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记者,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协作,看到了两地人民的互帮互助,也感受到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跟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合作将不断深化,成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方面,2021年至2024年6月,累计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帮助黔西南农村劳动力实现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119086人(脱贫劳动力95946人)。
●劳务协作培训方面,2021年至2024年6月,惠州和黔西南携手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训班441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9455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13413人次),举办“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三项工程培训107个班次,培训4424人。
手机:188 2685 9701(微信同号)
安博体育能玩吗/安博电竞app安卓版-安博ios官网下载
地址东莞市寮步镇向西村村口街3号厂房